


河北省大力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 |
近日,省政府辦公廳印發《關于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的實施意見》。意見明確,到2020年,全省電子商務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,網絡平臺和園區建設取得明顯成效,創新能力逐步增強,全省網絡零售額突破4500億元,年均增幅達到20%以上,占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達到20%以上。 培育協同發展龍頭企業。推進邯鄲美食林、石家莊天元等25家傳統零售企業提升網絡營銷能力。鼓勵河北慧聰、正和網絡等10家電子商務企業通過設立分支機構、合資合作等方式,拓展國內外市場。引導勒泰集團、北人集團等10家大型商貿流通企業建設網絡零售平臺,輻射全國消費市場。引導有條件的電子商務企業建立自有快遞物流配送體系,降低配送成本。到2020年,年交易額10億元以上的網絡零售平臺達到10個;創建100家省級以上電子商務示范企業,自建快遞物流配送體系的達到30家。 提升電商產業園區承載力。引導新建電商園區優化空間布局,預留連片場地,引進快遞物流企業入駐;推動已建成電商園區整合現有空間資源,植入快遞物流主要業務,設立快遞物流集散和分撥中心;推動快遞物流龍頭企業建設協同發展的綜合性園區;引導傳統物流園區升級改造設施設備,實現集中倉儲、高效分揀、快速配送、商品展示、網上銷售等一體化功能。到2020年,省級電商園區快遞物流主要業務植入率達到30%,省級以上電子商務示范基地達50家以上。 提升電子商務跨境通關效率。加快推進國際貿易“單一窗口”投入運營,實現企業“一次備案、多主體共享、全流程使用”。支持白溝深入推進市場采購貿易模式。爭取雄安新區列入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。大力發展“絲路電商”,引導有實力的企業在北美、歐盟、東盟、非洲等貿易活躍地區,以及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建設公共海外倉。發揮石家莊國際快件監管中心作用,加快石家莊國際郵件互換局(兼交換站)建設和運行,探索在廊坊和曹妃甸建立國際快件監管中心。到2020年,跨境電商企業占進出口企業總數達到50%,跨境電商交易額占進出口總額達到30%。 完善快遞服務網絡布局,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,在北京新機場周邊,建設國家一級快遞樞紐,完善臨空經濟區功能;在石家莊、保定市建設國家二級快遞樞紐,服務省會、雄安新區和京津冀區域中心城市群建設。 支持快遞物流企業在我省建設快件處理中心、航空及陸運集散中心、電子商務和快遞配送一體化倉儲中心等基礎設施。張家口市以籌辦冬奧會為契機,加快推進相關基礎設施建設。支持EMS環渤海區域華北陸路郵件處理中心(廊坊)、圓通速遞華北區域管理總部、順豐石家莊產業園等郵政快遞基礎設施項目建設。到2020年,承德、張家口、秦皇島市快遞(電商)物流園區日處理能力達到20萬件以上,其余8個市快遞(電商)物流園區日處理能力達到50萬件以上。 確定智能快件箱(智能信報箱)、快遞末端綜合服務場所的公共屬性。對于專業化、公共化、平臺化、集約化的快遞末端網點,提供用地保障等配套政策。新建社區將智能快件箱(智能信報箱)、快遞末端綜合服務場所列入項目規劃設計和審批驗收范圍,并在相關場地配套光纖和電源等基礎設施;已建成社區2020年前基本完成改造。 推廣智能投遞設施。將智能快件箱(智能信報箱)建設納入民生工程項目,加快社區、高等學校、商務中心、地鐵站周邊等末端節點布局。支持傳統信報箱改造,推動郵政普遍服務與快遞服務一體化、智能化。到2020年,智能快件箱(智能信報箱)數量達到1萬組。 推進社區電商協同發展。推進唐山聚民惠、廊坊齊天大圣等20家電商企業發展面向社區的移動電商平臺,提供全方位社區服務。推進社區電商服務由城市向縣、鎮社區擴展,方便百姓生活。加快推進快遞“入區工程”,引導快遞末端服務社會化、集約化、智能化、規范化發展。整合居民小區、商業街區和高等學校中的商業連鎖、便民設施等線下終端,提供線上快遞物流等綜合服務。在石家莊、保定、廊坊、邯鄲等市探索建設集約化綜合性站點試點??偨Y試點經驗,在全省其他城市推廣。到2020年,設區的市主城區社區電商覆蓋率達到90%。 推進“協同下鄉”提檔升級。加快完善農村電商服務體系,重點推進62個貧困縣特色產品上網銷售,拓寬貧困地區農副產品銷售渠道,實現貧困人口增收。完善農村寄遞服務基礎設施,充分利用供銷社、村郵站、便利店、郵政村郵樂購網店、農資店,以及“萬村千鄉”“美麗鄉村”等平臺開展快遞服務,實現鄉鄉有網點、村村通快遞。郵政企業、快遞企業將物流配送線路增開至邊遠地區,支撐農村電子商務發展。到2020年,年網絡零售額10億元以上的農村電商龍頭企業達到10家。 |
下一記錄:智慧物流助力中國新能源制造 |
上一記錄:福建省將成為下一個物流中心 |